新聞資訊
2017-03-20 以住宅建設為先導的更新利用
1.博洛尼亞中心區的概況 博洛尼亞中心區是一個有8萬人生活在其中的城市歷史中心區,共有4個街區,其中的Storico街區是居住區功能改建的典型代表。該地段為周長2km的不規則六邊形,它的周邊是以前城墻的位置,有些城墻現在仍保留著,在六邊形內...
閱讀全文2017-03-20 城市綠地的設計理念
1.城市綠地的概念 《辭海》中對綠地進行了闡述:配合環境創造自然條件,適合種植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圍的綠化地面或區域,或指凡是生長植物的土地,不論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農林牧生產用地,均可稱為綠地。城市綠地則是指人工綠化的...
閱讀全文2017-03-18 歷史地段的保護與更新一另一類型的城市設計
歷史地段的保護與更新可以說是另一種類型的城市設計,是保存型與社區型兩種類型的結合,設計師必須反省并建立保護與社區參與的觀念。 目前,世界上普遍認為:保護歷史建筑和城市形態的延續性比現代化更重要。世界上所有魅力城市的發展過程都具有兩點特征:一...
閱讀全文2017-03-18 歷史地段的保護、更新與城市設計的關系
對城市設計的再認識 設計是一種創造性活動,城市設計則是人的,一種復雜的、文化的創造性活動。林奇從城市的社會文化結構、人的活動和空間形體環境結合的角度提出:城市設計的關鍵在于如何從空間安排上保證城市各種活動的交織。進而在城市空間結構上實現人類...
閱讀全文2017-03-18 歷史地段保護與更新設計的內容與方法
1.歷史地段所在城市基本情況的調查研究 歷史地段的城市設計工作首先是歷史地段所在城市基本情況的調查研究。在具體做法上,歷史地段城市設計總的趨勢是在保護地段原有結構的前提下,嵌插一些小型的改造的建筑,但并不是簡單的重建傳統、恢復歷史,城市環境...
閱讀全文2017-03-18 歷史地段保護與更新設計的理念與原則
歷史地段的保護性更新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及適度的范圍內,通過對房屋內部及非特色空間部位的合理改建、適度增建及使用空間調整、內部設施更新等措施,提高房屋的現代化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創造歷史空間的有機延續。 1.歷史理念與保護原則 保護性更新是以保...
閱讀全文2017-03-17 SASAKI事務所濱水城市設計作品
SASAKI事務所是美國著名設計機構,由Hideo Sasaki于1953年在波士頓創立,目前是擁有270名專業人員的綜合性規劃和設計機構。設計業務涵蓋城市規劃、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建筑設計和室內設計等多個領域,。從其完成的大量作品中(包括...
閱讀全文2017-03-17 歷史地段保護與更新設計的意義
1.延續歷史地段的美學價值 歷史建筑和歷史地段具有獨特的品質,它們令人回想起一個擁有真實技藝和個性魅力代,歷史地段本身具有其內在的美學價值。老的建筑和城鎮擁有價值,因為本質上有著美的或古董的特征,因為古老而產生出珍稀性價值,而這些在現代工業...
閱讀全文2017-03-17 歷史地段的本體價值
歷史地段的本體價值由構成歷史地段的歷史建筑、傳統建筑群和歷史環境等共同體現。具體包括內在價值和功能價值兩個方面內容。 1)內在價值 (1)歷史價值。歷史地段不僅是不同時期歷史遺存的積累或某一歷史時段風貌的集中體現,而且也反映了現實的多樣性生...
閱讀全文2017-03-17 歷史地段的社會和經濟價值
歷史地段擁有各種本體價值的同時,也就具有了重要的社會價值。同時,歷史地段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使其社會價值更為寶貴。它是人類社會共同的財富,具有極強的社會公性。歷史地段對城市居民的社會價值在于它所承載的歷史文化信息能夠教育社會公眾;并為居民提...
閱讀全文2017-03-16 上海外灘濱水區城市設計
外灘濱水區是上海市最具標志性的城市景觀區域,同時也是城市中心最重要的公共活動場所之一。但外灘大部分濱水空間被城市快速機動交通所占用,存在公共活動空間局促、舒適性較差和外灘歷史建筑未得到充分展示等問題。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舉辦,對黃浦江兩岸...
閱讀全文2017-03-16 建筑群體結合岸線布局
1)濱水岸線的利用 由于自然形態或歷史遺留等原因,濱水岸線通常都有一些局部形態的變化。這些變化導致了岸線形成凸出的岸線和凹入的岸線。因地制宜地結合特殊的濱水岸線形式進行建筑群體的布局,一方面可以減少由于變更岸線所帶來的土方運作,另一方面也有...
閱讀全文2017-03-16 城市設計的橋和岸
岸在此處指代濱水空間的綠地和廣場,是城市濱水空間公共活動的主要載體。和城市腹地的開放空間相比,濱水區的綠地沿水岸形態呈帶狀布局,易與水體建立互動關系以及生態價值高的特別之處。而廣場的設置則著重體現水域的開敞性,有些甚至將水體引入成為廣場的重...
閱讀全文2017-03-16 堤是阻隔城市親水的要素
很多城市為達到安全排洪的要求而筑堤,卻阻隔了人與水的親近,切斷水域環境生命的衍生。因此,研究堤岸與水的關系,要以安全性為前提,營造親水、多樣且生態的水岸環境。 1.防洪型堤壩 在堤壩的設計中,首先應滿足防災的要求,規劃前要充分調查洪水周期、...
閱讀全文2017-03-15 水是城市濱水空間的主體
水是濱水空間最重要的自然要素,發現或者創造出適合本地區的濱水空間的形式,使水域特色和魅力得以保持和增強,是進行城市濱水空間規劃設計的根本。因此,在進行城市濱水空間設計時,首先要了解水體及其周圍環境的潛在因素,在適宜的場所、以恰當的表現形式,...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