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地方政府專項債申報條件有哪些變化
一、投向領域管理:負面清單全面替代正面清單
負面清單范圍擴大
新增禁止類項目:文旅項目中含房地產配套的“偽文旅”項目、投資回報率不足3%的產業園區、大型會展中心、景觀提升工程等。明確限制領域:完全無收益項目、樓堂館所、形象工程、非保障性住房及土地儲備的房地產開發、主題公園、仿古城等商業設施、一般競爭性產業。政策紅利:未納入負面清單的項目均可申報,賦予地方政府更大自主權。
新增支持領域
戰略性新興產業:量子科技、算力網絡、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基礎設施。民生保障升級:收購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性住房、盤活存量閑置土地、城市更新2.0(含適老化改造)。
二、資本金管理:范圍擴容與比例提升
可用作資本金的行業新增5類
新興產業基礎設施: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制造、數字經濟等。公共服務領域:衛生健康、養老托育、省級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傳統設施升級:高速公路、機場智能化改造。
資本金比例上限提高
以省份為單位,專項債作資本金規模上限由25%提升至30%,支持重大項目撬動社會資本。
三、申報審核機制:權限下放與流程優化
“自審自發”試點擴圍
試點地區:北京、上海、江蘇等11個省市及雄安新區,可自主審核項目并發行債券,無需國家部委復審。動態監管: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對試點地區實時監督,違規將暫停資格。
常態化申報機制
時間節點:非試點地區需在每年10月底前完成下一年度項目集中申報,次年2/5/8月補充申報。續發項目綠色通道:已獲批在建項目續發債券免重復審核,直接納入發行備選庫。
四、項目成熟度要求:手續與進度雙嚴格
前期手續強制要求
必備文件:100%完成用地預審、環評批復,50%以上項目需完成施工圖設計。合規證明:需提供“四證一書”(立項、可研、規劃、施工許可及用地規劃許可證)。
開工時間限制
2025年新政策要求項目預計開工時間不得晚于2026年3月底,否則不予通過。
五、資金使用管理:穿透式監測與風險防控
全流程穿透監管
三級監測系統:財政部-省級-市縣三級穿透式監測,要求項目單位每月上傳施工進度及資金支付憑證。支付限制:嚴禁挪用資金支付工資、購買理財,違規地區扣減未來額度。
收益平衡強化
覆蓋倍數:債券存續期內收益需覆蓋本息1.2倍以上(重點領域需≥1.3倍),嚴禁依賴土地出讓收入(占比≤50%)。
六、償還機制創新:多渠道資金來源
財政補助資金支持
允許分年安排財政補助資金(如中央財政性專項資金)償還專項債本息。
跨項目資金調度
可調度其他項目專項收入、項目單位自有資金償還,但需建立“風險共擔、收益共享”機制。
七、申報材料與流程調整
材料清單升級
新增要求:敏感性分析報告(如客流量下降20%的償債壓力測試)、行業數據比對(如同類項目運營報告)。標準化模板:試點地區使用系統生成“一案兩書”(實施方案、財務評價、法律意見書)。
審核重點變化
高頻否決點:收益虛高(如停車場收費按周邊項目100%測算)、資本金明股實債、公益性投資占比不足50%。
“松領域”:負面清單外均可申報,新增新興產業與民生領域。“嚴審核”:穿透式監測、高頻材料核查、開工時間硬約束。“強激勵”:試點地區優先審批、資本金比例提升、化債資源傾斜。
地方政府需重點關注負面清單規避、收益模型合理性及手續完備性,同時利用試點政策紅利加速項目落地。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